|
|
|
|
|
|
荧光法检测HBV-YMDD突变试剂盒<%=id%> |
|
所属分类: |
生物技术 |
项目来源: |
自创 |
技术持有方姓名: |
浙江大学传染病研究所 朱彪 |
所在地域: |
浙江 |
是否中介: |
否 |
是否重点项目: |
否 |
技术简介: |
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和MRSA感染为世界上三大感染难题。中国为乙肝病毒(HBV)感染大国,全国感染人数高达1.2亿。因乙肝病毒感染易慢性化,可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人们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来改善HBV感染的预后。拉米夫定抗HBV治疗是继干扰素治疗后一种新的抗HBV疗法,现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治疗有效者HBV复制可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患者清转氨酶稳定,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拉米夫定抗HBV只对野生株(YMDD型)有效,对变异株(YVDD型、YIDD型)无抑制作用。文献报道,用限制性内切酶对拉米夫定治疗前后HBV-YMDD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发现,拉米夫定治疗前HBV-YMDD变异为24%(33/137),治疗1年后,变异率为32.4%(12/37),治疗18个月,变异率为56.3%(9/16),治疗二年后,变异率为66.7%(8/12)。可见,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都存在HBV-YMDD基因的变异,随着拉米夫定治疗时间的延长,HBV-YMDD变异株的出现率越高。因此,在拉米夫定治疗HBV感染时,及时检测HBV-YMDD对治疗病例的选择和疗效估计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用于HBV-YMDD突变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序列直接测定法,虽可明确诊断YMDD变异,但耗时长费用大(每测一例约需成本80元人民币);另一为酶切法,此法需在常规PCR的基础上,进行PCR产物酶切消化,再对消化产物进行PAGE电泳,且有时酶切产物片段过短,分析的敏感性不高。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高效、快速、经济的HBV-YMDD变异检测法,已迫在眉间。 本研究用美国Roche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荧光定量PCR仪(全省各大医院和科研单位基本上已配备或正在配备),采用荧光标记探针技术对HBV-YMDD进行快速测定,预计30—40分钟就可以测出32例病人的YMDD变异情况(每例测定成本少于15元人民币)此研究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必定能提高临床拉米夫定治疗HBV的有效率,避免盲目用药带来的我国本已紧缺的宝贵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造福病人。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