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人简介:刘兴才,男,1947年出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任取于中国人民*第5707工厂。工程师。30多年来一直从事航空发动机零件制造的技术工作,为上千项发动机零件编制了制造工艺;设计和修复了上百副各类工夹模具。并承担设计或编制工艺的主要民品有20多项。能译英、日文科技文章,已出版的译文有两篇。还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曾获厂科技成果三等奖两项,四等奖八项。1976年、1994年、1996年、1998年分别获厂级先进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十佳职工称号。1998年选为厂科委委员。被邀请参加过1990年4月召开的贵州省第三届机械设计与传动学术会,1999年9月在威海召开的第八届全国生产工程学术会,2000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工程学术会,并发表了论文。业绩被编入《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第三集》、《中国当代科技专家大典》第三卷,《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第十卷,《中国专家大辞典》第十二卷和刊登在1999年12月1日的《空军报》上。
技术简介:此机用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水稻小麦收割,它不用油不用电,只需一人用手转动手轮向前行走就可完成。整机重约30多公斤。
市场预测:大中型收割机不能到的田、坡地都可使用,因此前景十分广阔。
主要设备:车床、铣床、冲床、钻床、剪床、磨床、焊机、热处理炉等。
原材料:厚度1.2-2毫米碳钢板,3-4号角钢,外经ф20毫来左右碳钢管,ф25-ф30毫米,ф60-ф90毫米45号钢棒,丁苯或氯丁类橡胶,材料费一台一百多元。
效益分析:一台加工费300多元,其它费60-80元,如一台售价约600元,年产量6-8千台,年产值3-5百万元,年利润60-80万元。
投产条件:厂房600-1000平方米,技管人员2-3人,工人30-50人,电380伏35-50千瓦,流动资金40-50万元,生产准备期半年,投资回收期一年半到两年。
现样机正在制作完善中,定型后愿技术转让。普通许可30万元;省独占许可40万元;技术入股20%;或入门费10万元按销售额3%提5年。欢迎单位和个人来函来电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