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科学家试揭人类的“恐蛇症”之谜
人类的嘴唇为何是外翻的?
蟹类的食物[图]
鸟类的“婚姻”
鸟类的“假牙”
鱼类的“生儿育女”
鸟类行为篇之一:鸟类的睡眠(图)
鸟类行为篇之二:鸟类的声音(图)
鸟类行为篇之一:鸟类的预警和恐
鸟类行为篇之二:鸟类的本性和智
  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动物 >> 动物世界 >> 动物百态 >> 正文
  头足类的发光机理(图)  
地图。

  动物学家们描述能发光的乌贼已有28种,约占科学界已知乌贼的20%。能发光的枪乌贼则很多,有100余种,占枪乌贼总数的60%。其原因可能是枪乌贼多为深水类型,而鸟贼栖息在近岸一般为200米深的地方,即所谓“光的临界线”之上。

  真蛸(章鱼的一种)也是栖息于近岸水域的动物,但也有深水章鱼,它们一般都没有发光器官。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奇怪,为什么它们的近亲枪乌贼很多都能发光。后来,人们才知道有两种发光的章鱼:幽灵蛸和盲须蛸。漆黑的幽灵蛸背部分布有小发光点,在腕手的基部有两盏很大的“明灯”。盲须蛸没有眼睛,体质柔弱而透明。它的发光器官藏在吸盘里,确切些讲是在纺锤形的吸盘小柄内,因为吸盘的杯状肌肉质盘已经萎缩。

  1953年夏季,苏联远东船队一艘中等大小的CPT一622号曳网渔船,在太平洋西北海域航行作业,苏联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这艘船上进行科学考察工作。一天的夜里,人们发现海里有萦绕着明亮光环的小动物,它们懒洋洋地在水面上“滑翔”,腕手慢慢游动着,光源来自腕手的末端,这就是人们发现的第三种能发光的章鱼。它当时是章鱼的一个新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时间:2009-4-20 23:04:1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