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他已完全把我当‘自己人’,将所里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支撑、建设平台的计划全盘托出,没有丝毫要试探我、考核我的意思。”
2004年6月7日杨福全刚回到北京,第二天研究所电话就打来了。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一期建设,所有的仪器都进入招标阶段,杨福全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迅速进入了角色,“经过大家讨论,将两台质谱仪器、两台蛋白质斑点处理工作站基本的型号确定下来,我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
“生命科学研究需要很多检测技术和方法,它是一个定量的科学,而不只是一个定性的科学,我们应该综合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徐涛对记者说,“国立研究所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技术支撑队伍。比如蛋白质研究要做质谱分析,像杨福全这样既有科学研究背景、又有技术绝活的高端人才,我们就必须挖空心思地引进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研究所给了杨福全“百人计划”的待遇,衔头是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的质谱首席技术专家。“待遇对我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研究所建好了研究的技术平台,我也有了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杨福全如是说。
贝时璋先生在生物物理所建所初期就重视技术创新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时间:2009-4-20 22:4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