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国际捕鲸委员会宣布商业捕鲸禁令
国际视点:遗传基因中的“侵略者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国际视点:希腊反思森林大火起因
国际视点:全球变暖的10个意象不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在桂林揭牌
国际视点:科学家研究改善大脑记
国际视点:双螺旋灰尘重新定义外
国际视点:人类基因组图谱解读不
国际视点:前白血病干细胞发现记
  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动物 >> 生命科学 >> 正文
  国际视点:科学界谨慎对待克隆技术新突破  
价说,灵长类动物克隆取得这一成就,“就像冲破了一道屏障”。

  不过,克隆技术专家杰拉尔德?沙滕指出,这一技术的成功率仍然很低。科研人员自己也承认,成功和失败似乎就在一线之间,很难把握。

  在此次实验中,研究小组总共利用了来自14只母猴的多达304个卵子,但最终只成功获取了两个猕猴胚胎干细胞系,成功率仅为0.7%。而就是这一点点的成功率,这些科学家从最初起步到现在,已经奋斗了10年,仅卵子就耗去了1.5万个。

  研究小组负责人米塔利波夫表示,“现在期待成功对猴子进行生殖性克隆还为时过早,更不用说人了”。相比其他动物,灵长类似乎更难被生殖性克隆,因为克隆胚胎的培育周期必须和代孕猴的生理周期完全同步。

  假如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培育,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由于需要大量卵子,从实际角度看,会面临诸多来自伦理、法律等方面的障碍。因此,要想将这种技术用于治疗性克隆研究,前进的道路仍然漫长。

上一页  [1] [2] 

时间:2009-4-20 22:51:3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