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朱滢介绍说,“西方人的自我独立,意味着他在做决定的时候不易受到任何其他人的影响,即便是父母。中国人的‘自我’还包括种种与之关系密切的人,所以决定事情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意见,还会更多地考虑别人的想法。”
中西方人“自我”意识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在许多方面不同的表现,例如在用餐时中国人喜欢“孔融让梨”,西方人则是一人一盘,各取所需;在文化上中国人讲究“和”的艺术,西方人则鼓励个性的充分发展。
对vMPFC的研究表明,西方人的独立型自我是由独特的神经机制调控的;而中国人互倚型自我依赖于自我和亲密他人的神经机制的重叠。
既然中西方人控制“自我”的机关都是vMPFC,那么为什么在中西方两种文明中,这一区域在发挥控制作用的同时却又有不同表现呢?
“文化可以影响大脑。”朱滢说,“自古以来中华文化的主导思想是‘和为贵’,中国哲学不讨论个人认同问题,强调社会对个体自我的约束,从而展现出自我的局限性;西方哲学讨论个人认同问题,强调自我的主动性”。这种特别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联系的中国文化导致发展出自我与亲密他人(如母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时间:2009-4-20 22:5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