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太空性爱 空宝宝最怕辐射
“太空牡丹”长势良好
探密飞向宇宙深处的“旅行者1号”
厨房、“农田”也上天 惬意的太空
太空性爱几点可行性分析!
充气城市 可用于极地和太空殖民
美将伽马射线大区域太空望远镜送
鄱阳湖33个子湖泊达到国际重要湿
寻找地球亲兄弟—解读开普勒太空
开普勒,去太空搜寻第二个地球
  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天文 >> 航空航天 >> 正文
  国际太空安全合作的转折点?  

  自前苏联于1957年10月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后,联合国外层空间和平利用委员会(COPUOS)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便促成国际社会达成了5项协议,其中包括广泛应用的“外层空间条约”。此外,国际社会在后来还统一了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定位;1998年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国还签订了国际空间站协议。虽然国际社会就地球空间轨道的利用和安全达成多项协议,但路易斯表示,在弃用卫星和太空垃圾的管理方面却没有相关的协议。按常理,俄罗斯方面应该跟踪并向其他国家和机构通告其弃用卫星的飞行状况,以避免事故发生。不过由于没有相关的协议,因而即使是俄卫星闯入“铱33”的正常轨道导致了碰撞,铱星公司也难以依法追究俄罗斯管理方面的责任。

  路易斯表示,随着地球空间近地轨道越来越拥挤,卫星间发生事故的几率也随之升高。此次卫星相撞事件给人们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今后应如何避免类似的不幸。他认为,问题的答案在于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共同减少太空中的垃圾,同时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起国际性的太空安全警戒系统。资料显示,国际社会早就有机构致力于人类太空利用全方位安全的事务。例如,在美国“哥伦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时间:2009-4-21 17:41:4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