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7月,载人航天方向论证在哈尔滨的烈日下进入最后关头。经过百余位专家近10天的激烈讨论,五个备选方案“入围”。
得分表上,多用途飞船和小型航天飞机两个方案几乎并驾齐驱,分别是83.69分和84分。尽管许多人看好航天飞机,“飞船派”也毫不让步:飞船结构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低、周期短,也能满足载人、货运及简单空间任务所需,还有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基础。
经进一步论证,“投资较小、风险也小、把握较大”的飞船方案最终胜出,中央在1992年9月正式批准了厚达30多厘米的立项论证报告。
“美国和前苏联都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展载人飞船,俄罗斯目前使用的联盟TM飞船已是第五代产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说,“神舟飞船从研制之初就确定,要一步跨越前苏联40多年的飞船改进历程,并有所赶超和创新。”
王永志2001年在赴莫斯科出席加加林太空飞行4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技术特点。在场闻听此言,他的俄罗斯导师米申院士当即在主席台上大声说道:“中国飞船不是俄罗斯的‘联盟号’,是中国自己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时间:2009-4-21 17:4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