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早在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之后不久,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郎道就大胆提出预言: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基本上由中子组成的星体,称之为中子星。不久,又有天文学家提出超新星爆发可以产生中子星,甚至指出在蟹状星云中有一颗中子星。他们的研究指出,在恒星的核燃料耗尽以后,恒星中心部分的坍缩引起超新星爆发时,向中心坍缩的质量超过1.4太阳质量,而又小于2.0个太阳质量时,自由电子的压力不能抵抗强大的引力而继续坍缩,导致原子核破裂,电子和质子作用变成中子,形成中子的海洋,最后因为中子所产生的压力可以抵抗引力而使坍缩停止,从而形成稳定的中子星。
1967年, 英国剑桥大学的休伊什和他的研究生乔丝琳•贝尔小姐在研究射电源的行星际闪烁时偶然发现了一个来自宇宙空间的周期为1.33730秒的射电脉冲信号,后来把发出这类信号的这类天体称为脉冲星。目前已经观测到1700多颗脉冲星,它们的周期在1.56毫秒到5秒之间。1982年发现毫秒脉冲星,周期非常短,仅有1.56毫秒。脉冲星的周期是自转引起的,周期1.56毫秒表明每秒钟要自转600多圈,比陀螺还[1] [2] [3] [4] [5] 下一页
时间:2009-4-21 17:33:53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