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北纬30度的青铜时代 古蜀探秘:十二金人之谜
  • 一个民族的征帆:写在郑和下西洋600年之际
  • 抗战遗址如何保护
  • 如果地球上没有雪 模拟结果地表竟是变冷
  • 中国古代女扮男装秘闻 谁是先行者?
  • 从63棵树到绿色长廊
  • 北京市民明早5时有望看到空间站
  • 珍稀植物桫椤移栽技术在中国获得突破
  • 监测员拍到不明飞行物 长白山添神秘色彩
  • 昆仑山深处离奇的流水墓葬 扑朔迷离的古文明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专家称我国也有深度撞击计划 探月后付诸实施

       “在天文学上,对于小行星我们有个标准,叫做PHA,如果一颗小行星在今后两个世纪内,会非常接近地球轨道,并且有足够亮的绝对星等,从而大到可以造成大范围甚至全球性危害的,我们就叫它PHA。”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姚进生告诉记者,“简单点说就是对地球有现实威胁的小行星”。

        赵海斌说,在去年,天文学家经过观测,曾经认为一颗小行星极有可能在2028年与地球相撞,从而产生毁灭性的后果,现在虽然经过轨道计算,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但类似这样的小天体,却还是比比皆是,“截至上个月末,单单被我们发现的PHA,就已经有700多颗”。

        至于小天体的危害,姚进生打了一个比方,一颗直径为1千米的小行星,如果和地球相撞的话,产生的能量和地球上所有--的结果相当。

        现状 欧美日都有“深度撞击”打算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小天体的危害,所以很多科技水平发达的国家都有了“太空防御计划”,虽然这些防御计划往往都很粗糙,很多甚至只是停留在一个构想的阶段。

        “美国这次的‘深度撞击’计划,显然有为‘太空防御’作铺垫的意思。”赵海斌说,除了美国外,欧洲和日本也都分别有自己的防御计划,不过目前的工作,还是以探测和积累数据,以及建立实验室模型为主。

        “欧洲的计划和美国的很相似,目前已经到了预演阶段,它也可以叫做“深度撞击”,因为欧洲各国的宇航部门,同样是打算用金属对小天体进行撞击。”赵海斌说,之所以选择金属体,是出于小天体的物质构成,“小行星多半是由金属和石头构成的,以硬碰硬在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上比较实用。”不过他也坦言,对于主要由冰和尘构成的彗星而言,用“撞击”的方法来避免地球面临的危险,并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解密 中国用“黏着”代替“撞击”

        相比起欧美各国的“撞击法”而言,中国的方法更为巧妙一些,“可以把它叫做黏着法”,赵海斌解释说,所谓的黏着法,就是将一个装有动力装置的飞行器发射出去,黏附在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天体上,通过飞行器上的动力装置,改变小天体的运行方向,从而使得它偏离原来的轨道,避免和地球撞击。

        “如果飞行器能够成功黏附到小天体上,就相当于给小天体本身安装了一个动力装置,从某种角度说,它也就是可驾驭的了。”赵海斌解释说,这种动力装置不需要特别强大,因为对小天体运行轨迹的影响可以是逐渐来的,“今天偏一点,明天偏一点,等它运行到地球边的时候,它的轨道偏到了一定角度,也就不会再撞击地球了”。

        赵海斌透露,这个中国式的“黏着”计划,目前已经列入了下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划当中,而他自己正是这个规划的组成成员之一,“目前我们的重点放在探测月球上面,但是等探月计划一成功,我们马上就会着手实施这个(计划)”。

        不过赵海斌也坦陈,这个计划目前还有很大的困难,“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另外,资金也是一个问题”。

        回顾 此次撞击具有样本意义

        “虽然这次撞击给坦普尔一号带来的轨道变化影响很小,但作为人类首次对小天体进行主动‘袭击’的壮举,它的标本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姚进生说。

        “这次撞击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研究彗星本身结构,第二个是探索轰击小天体这一做法的可能性,这两个目的都和人类保卫地球有关。”赵海斌说。

        “如果这次撞击器能够发回照片,那么就有了关于彗星本身结构的第一手资料,这样科学家心中就有了一些量化的东西,也就能够建立模型,在实验室中进行类似的撞击试验了。”至于另外一个目的,赵海斌解释说,这次“深度撞击”的成功,也是对“轰击小天体”一个技术上的肯定,“能够轰击彗星,当然也就能够轰击小行星,也能够轰击其它的小天体。”

        据介绍,目前已知的对小天体进行防御的方法有好多种,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撞击法”和“黏着法”,还包括太阳光发射法和核弹炸毁法。前者是指利用一定的技术,在小天体表层喷上特定的颜色,利用太阳光的反射改变小天体的温度,进而改变它的轨迹;而后者就简单得多了,就像在很多电影里面放的一样,用一颗重量级的核弹对靠近地球的小天体进行毁灭性的轰炸,彻底消除其导致危险的可能性。

        “不过坦白说,所有的这些方法都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即便是这几天进行的‘深度撞击’,也不过是迈出了最初那小小的一步。”赵海斌告诉记者,假设现在有一个小天体向地球飞来,按照其预定轨道会和地球相撞,“人类肯定是只能眼巴巴地指望老天开恩,而自己一点办法都拿不出来”。

        可见,这次撞击是多么的重要;可见,后续的探索和研究是多么地迫切。

        盱眙 观测基地采像成功

        “由于天气原因,我们今天晚上的采集不算特别圆满,但幸运的是,我们总算采集到了坦普尔一号彗星图像。”昨天晚上11点10分,在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探测后,姚进生和赵海斌从观测中心走了出来,一脸疲惫地向大家宣布了这个消息。

        赵海斌介绍说,昨天晚上他总共采集了40多张图片,其中有坦普尔一号彗星的有6张,而最早的一张则是在昨晚9:02,在经过两分钟的太空扫描后,才拍下来的。

        昨天早上,盱眙还是很晴朗的天气,但中午一过,乌云就慢慢地飘了出来,这让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基地的专家和守候在这里的一干记者开始暗暗担心。果不其然,到了晚上,云丝毫没有散去的意思,专家们试了各种办法,才从云缝当中,拍到了几张坦普尔一号的照片。

        赵海斌说,从现有的分析数据来看,被撞后的坦普尔一号的飞行速度比原来慢了万分之一毫米每秒;至于在形态上,由于今晚的云层太厚,拍下来的照片比较模糊,还没有办法作出进一步的结论。不过在今后几天,他们还将对该被撞的彗星进行检测拍照。

        据了解,昨晚在这里拍到的坦普尔一号,亮度比被撞前提高了0.5个星等,也就是亮了1.6倍,这一数字要远远低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佘山基地采集的图像。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