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8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刘集村4位村民在村西北角用水泵抽水取土时,发现大量陶片、砖块。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员与东营市文体局、文管所,东营区文化局的部分同志一起赶赴现场。经调查,我们发现遗物出土于刘集村西北角的低洼处,从整个剖面看,文化层距地表深达4——5米,文化层厚度不详。从暴露的约1.5米的文化层看,包含物十分丰富,有尖底盔形器、口沿,豆柄、盘,圈足,灰陶罐、灰陶瓮口沿,灰陶砖及头骨等。从出土标本看,器物个体较大,大部分为盔形器、陶罐、陶豆、砖瓦片等。陶色多为灰陶,也有少量红褐陶,从质地看夹砂陶和泥质陶比例相当,器表装饰以粗绳纹为主,也有细绳纹、弦纹等。另外还发现较多的贝壳。从出土器物标本分析判断,这是一处商周至汉代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东西约400米,南北约300米。
东营区东濒渤海,北依黄河,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带。从遗址剖面分析,在商周时期此地就有人居住,汉代以后被海水(或黄河水)淹没。过去东营市曾组织过多次考古调查,除发现部分元明时期的遗址外,没有发现比其更早的遗迹和遗物,普遍认为东营区是退海之地,不会有早期人类在此活动。该遗址的发现改变了过去人们的错误认识,将东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