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秦大河:完善法律制度 应对气候变
二月河:顺治的旷古情缘
二月河:顺治的旷古情缘
尼罗河:记录法老的时间机器
漂流在大河之国——孟加拉[图]
  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考古 >> 考古发现 >> 正文
  秦大河:消退的冰川——气候变化与冰冻圈  
第二组四月份在布鲁塞尔发布,第三组五月份在曼谷发布,后来十一月份又发布了IPCC第四次评估的综合报告,那个报告结束不到一个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就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进行,产生了巴厘路线图,巴厘路线图是典型的政治谈判、协商和妥协的层面,IPCC是政治谈判的科学基础,这一点我特别的强调,当代科学,特别是以气候变化这样的科学为特点的自然科学,它转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决策政治层面,何等之快,不到一个月,我认为这在当前,对我们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工作者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机遇,使得我们的工作非常的超前,使得我们的工作有很好的出口,我们不能失去这个机遇。

  今天我先谈四个问题,介绍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主要结论,第二部分谈谈气候变化对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影响。第三,我要谈谈冰冻圈,最后谈谈汇报一下IPCC的工作,一些片段。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是一个科学的专题,它在1988年由联合国的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发起组织,开始了对气候变化进行评估,中国气象局前任局长邹竞蒙先生当时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他是IPCC工作的最早的倡议者和领导者,可以说中国在IPCC工作一开始已经做了很好的贡献。

  从88年开始,IPCC发布了四次科学评估报告,第一次FAR(1990),SAR(95)、TAR(01)、AR4(2007年2、4、5月),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是在中国上海发布的,去年2月2日在法国巴黎通过了政府评估,第一工作组谈气候变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基础,说穿了,它是给后面的影响和适应减缓定一个基本的格调,所以第一工作组被认为是IPCC的核心,我们很高兴,中国和美国就竞争来讲,我和他们的那个专家代表两个国家,竞争到了这个组织的联合主席,从而为第二第三工作组和综合报告打了一个很好的底子,他们共同为联合国气候公约提供科学依据,所以IPCC是一个科学团体,但是用户直接影响决策,影响国际社会的政治格局。

  我们今天谈谈科学,看看第四组评估报告,IPCC WR1,主要科学结论是些什么样的东西,今天除了一些老先生和研究生之外,我相信一部分不是专业的,我先说几个基本的概念。

  第一什么是气候系统,我们认为,大气的上表面,我们上表面,我们头顶上10公里、20公里的高度,称为大气层的上表面,在一定的时间内,我们上表面的能量输入和输入输出是一个常量,所以我们把它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大气圈,水圈,海洋陆地水,还有生物圈、包括海洋生物、陆地生物,还有陆地表面,我们叫岩石圈,以及高山高原地的冰川、积雪、海冰、冰盖,五个圈子组成,在这个系统之内,在上表面之下,这五个系统叫做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冰雪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反映在近地表的大气层里,有很多的特征。影响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时间:2009-4-25 23:07:2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