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史海钩沉:科举迷信
史海钩沉:日本派帝国之花谋刺蒋
史海钩沉:新疆军阀盛世才与前苏
史海回眸: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史海:1941年,日军在中国制造千
史海:一念之差饮恨终身-中国远
史海:感天动地--黄继光的母亲写
史海钩沉:联合国曾请求中国释放美
史海钩沉:为什么两次淞沪抗战均
史海回眸:日本外交官回忆万隆会议
  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考古 >> 考古发现 >> 正文
  史海珍闻:从俄罗斯解密档案看毛泽东家事  
,对的,这两个地址都是对的!”刘胜生解释说:“现在,许多地名都变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湘乡县唐家坨,当年就是湘潭县四都太平垇。这两个地址,毛泽民填的一点都没有错。”

  当我们向他探讨“文素勤”的名字时,刘胜生赞许道:“‘素勤’这个名字很好,体现了文家的家风,也体现了文家的家庭文化。”

  我们又向刘胜生请教说:“为什么毛泽东不知道自己母亲的名字,而毛泽民则如此郑重地填写在共产国际印制的履历表上呢?”

  刘胜生诡秘地笑了。他说:“毛泽东没有说,但不一定不知道。因为提起‘文七妹’,大家都知道,在家乡都是这样称呼的。在旧社会,女人不出门,不外出做事,也不做生意,即使有正式的大名也没有什么用,甚至不被人知。”

  提起毛泽东的外家,就不能不说到他的曾外祖母贺氏。她比毛泽东的曾外祖父文德明年长3岁。德明公去世时,贺氏只有30岁,留下芝兰、芝仪(毛泽东的外祖父)、芝祥三个幼小的儿子和一个女儿。她虽素不知书,却治家有道,教子有方。

  毛泽东的外祖父文芝仪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殁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毛泽东未能亲聆他的教诲。但毛泽东一出生便打上了“三芝堂”的印记,先是取名“咏芝”,后改为“润之”。

  毛泽东在8岁以前,基本上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人丁兴旺,孙儿众多,十分热闹。外婆又对毛泽东倍加疼爱。这种温馨宽松的环境在毛泽东幼小的心灵中萌生了真、善、美的种子。毛泽东与两位舅父关系颇为密切。七舅文正兴曾充房长,监修房谱。他既是毛泽东的舅父,又是毛泽东的干爹。八舅文正莹在家开设蒙馆。年幼的毛泽东时常跟随旁听,由此认识了不少字。八舅文正莹是毛泽东真正的启蒙老师。

  文家都是些知书达理之人,见毛泽东从幼年就悟性非凡,无不希望他多读书,早成材。所以,当毛泽东想去湘乡东山学校求学时,两位舅舅都表示赞成。而父亲毛顺生却想把他送到湘潭的一家米店当学徒。于是,两位舅舅亲自到韶山冲说服毛顺生,从而促成了毛泽东走出乡关的宏愿。

  毛泽民也继承了文家的家风,继承了母亲的美德,一生清正廉洁。自从参加革命,毛泽民一直为党开创经济和金融工作。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他担任国家银行行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又是国民经济部部长。他白手起家,为共产党开创家业,使党和红军在最艰难的时期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毛泽民常年经手成千上万的资金,而他守着钱袋子,从不乱花一分钱,更不为个人谋利益。

  毛泽东曾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而毛泽民和毛泽覃兄弟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披肝沥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时间:2009-4-29 19:25:1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