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湿度的月变化和年变化
奇异千年古井 揭开井盖
干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气
千古传奇谜中谜---那斯
奇异发现引千古传说 太
狂野澳大利亚——奇异的
泉殇:输液的月牙泉
地球人类的使者满载希望
日本发射的月球探测卫星
地球邻居的月球起源之谜
  推荐  
                              
  奇异的月球轨道  
2006年11月6日:1972年4月24日,阿波罗16号任务即将结束,就在重返地球前,三名宇航员进行了最后一项科学实验:将小型的“子卫星”PFS-2释放到周期2小时的月球轨道上。目的是什么?PFS-2将与8个月前阿波罗15号宇航员释放的PFS-1子卫星一起,随着月球绕地球运转,以测量月球周围的带电粒子与磁场情况。两颗子卫星的低轨道是形状相似的椭圆,距离月面55至76英里(89至122公里)。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PFS-2轨道的形状和与月球的距离变化得非常快。两个半星期后,卫星最低点下降到了月球表面6英里(10公里)的吓人高度。随着轨道的不断变化,PFS-2又再度升高,直到距离表面30公里看似安全的高度。但这并没有持续下去:子卫星的轨道无情地将它拉回月球。1972年5月29日,就在释放35天后,围绕月球运转425圈的PSF-2撞到了月面上。艺术家笔下从阿波罗服务舱释放出的子卫星(更多请点击,图片提供:NASA)到底发生了什么?帕萨迪那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行星科学家Alex S. Konopliv得出的结论是:正是月球导致了子卫星的毁灭。他和几名同事分析了PFS-2之后数颗不同的环月卫星的轨道,其中包括1998至1999年间工作的月球勘探者。Konopliv解释道:“如果月球是个均匀的球体,轨道将是完美的椭圆或圆形。月球没有可以阻尼或加热探测器的大气层,所以你可以飞得很低。月球勘探者在6个月中,环月高度只有20英里(30公里)。”那么为什么PFS-2初始的椭圆轨道距月面高度在52英里(97公里)到66英里(120公里)之间,却在*式撞击中损坏了铝质支架与太阳能电池板呢?Konopliv继续说道:“从引力的角度上看,月球是非常不均匀的。我的意思不是说上面多山或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我指的是质量。看起来平坦的月海充满岩浆,有着极不寻常的重力反常。也就是说,它们的质量进而其引力场比月壳其他部分明显大。”这些区域被称为质量集中区或质量瘤(Mascon),在朝向地球一面共有5个,都是月海,在地球上可以用双筒望远镜看到。质量瘤区域的重力反常非常大,可以达到0.5%——这已经可以被宇航员在月面上测量出来。Konopliv说:“如果你在某个月海的边缘,铅垂会偏离垂线1/3度,指向质量瘤区域。”而且,穿着全套宇航服与维生设备的宇航员如果在质量瘤边缘体重50磅,在质量瘤中心的体重就是50磅4盎司。如月球勘探者测绘出的情况,月球上的质量瘤(图上橙红色区域)使其引力场随处起伏。5个最大的区域都对应填充有岩浆的月“海”,从双筒望远镜中看,它们出现在月球边缘,包括雨海、澄海、湿海和酒海。(图片出处:Konopliv et al, Icarus 150, 1–18, 2001)Konopliv说:“是月球的质量瘤使得低轨道不稳定。”当上方50或60英里处有卫星飞过时,质量瘤会把卫星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或向下拉动,拖拉的具体方向和幅度取决于卫星的轨道。如果没有任何星载火箭的定期推动来修正轨道,大多数释放到低轨(高度低于60英里或100公里)上的月球卫星最终将撞击月面。阿波罗16号释放的PSF-2只是个最坏的例子。但哪怕是之前阿波罗15号释放的长寿PFS-1也在不到1年半后在月面扬起尘埃。那么,对于可能的月球探测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为低轨绕月卫星选择轨道要谨慎。“起作用的是轨道倾角”,也就是轨道面与月球赤道面的夹角。“实际上有一些‘冻结轨道’,可以让飞船在环月低轨上永远呆下去。满足要求的倾角有4个:27度、50度、76度和86度”,最后一条轨道接近月球极地。寿命相对长的阿波罗15号子卫星PFS-1轨道倾角28度,接近冻结轨道,但可怜的PFS-2因仅仅11度的倾角而遭厄运。如果出于完成任务的原因而不能选择冻结轨道的倾角,另一种选择是频繁进行轨道调整。月球勘探者为保持60英里(100公里)高的圆形初始轨道,不得不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轨道变换,而当它距离月面只有20英里(30公里)处运行时,频率要高于每月一次。当它的燃料快用完的时候,科学家知道它的末日快到了,所以他们故意让它在1999年7月30日撞击月面以观测扬起的月球尘埃,撞击点在月球南极附近。在工作一年半后,月球把这架探测器归为己有。Konopliv总结道:“带上大量燃料。”

发布时间:2007-1-12 16:19:2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