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B介子纯轻子衰变现象
  • 王牌
  • 谈胜论负
  • 最佳选手
  • 白马王子
  • 孔乙己偷书
  • 林肯的辩护词
  • 丁肇中:中国参加太空反物质探索实验意义
  • 探寻纳米结构中的不稳定性(图)
  • 天文学家发现暗物质直接证据 其构成仍是迷(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散裂中子源今年启动2011年建成

      本报北京7月31日电 “作为多学科应用平台的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预计今年下半年启动,并于2011年年底正式建成。”今天,在中科院召开的第三届“散裂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局长张杰院士向记者透露,新一代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计划即将启动。 

      据专家介绍,中子散射技术是当前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核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也在若干工程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薄膜、纳米团簇、生物大分子和蛋白质等研究体系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些物质结构单元更大、样品体积更小、结构形态变化更快,为了满足这些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散裂中子源这样一个大的科学平台。 

      基于加速器的散裂中子源不使用核燃料、不产生长寿命的核废料,而且中子通量突破了反应堆型中子源的上限,安全易控,是今后强流中子源的发展方向。 

      二十世纪后期,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开始计划、设计并建设新一代、功能强大的散裂中子源,其有效中子通量将比基于反应堆的中子源提高10—100倍。韩国、印度等国家也在积极筹建自己的散裂中子源。 

      中科院于2002年启动由中科院物理所和高能物理所承担的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